斗獻
基本解釋
北斗星形的飾物?!?a href="/r_ci_58d1eed5454391b69e018cee266e33d7/" target="_blank">漢書·王莽傳下》:“予之皇初祖考 黃帝 定天下,將兵為上將軍,建華蓋,立斗獻。” 顏師古 注:“獻音犧,謂斗魁及杓末,如勺之形也?!?/p>
成語(Idiom):斗獻 (dǒu xiàn)
發音(Pronunciation):dǒu xià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爭相獻殷勤,爭先恐后地奉獻。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斗獻是由“斗”和“獻”兩個詞組成的成語。斗,表示爭斗、競爭;獻,表示奉獻、貢獻。斗獻形容人們爭相獻殷勤,爭先恐后地奉獻自己的力量、才能或財物。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描述人們在某個事物或某個目標上爭相表現自己、展示自己的能力或貢獻。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斗獻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左傳·昭公二十一年》中。當時,晉國有一位名叫斗宜生的人,他在晉國的軍事方面有很高的才能。昭公對斗宜生非常贊賞,希望他能夠在軍事方面給予晉國更多的貢獻。于是,昭公對斗宜生說:“你應該爭先恐后地獻出你的才能,為國家多做貢獻。”從此,斗獻這個成語就流傳了下來。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賓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們為了爭取這個項目,斗獻了自己的全部才能。
2. 這個團隊的成員們都很積極,爭先恐后地斗獻自己的力量。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斗獻這個成語與斗宜生的故事聯系起來,通過想象斗宜生爭先恐后地獻出自己的才能,來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奉獻、貢獻相關的成語,如“竭盡全力”、“不遺余力”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老師為了我們的學習,每天都斗獻了很多時間和精力。
初中生:學生們在社會實踐活動中爭先恐后地斗獻自己的力量,為社會做出貢獻。
高中生:為了爭取上大學的機會,同學們都在努力斗獻自己的才能,爭取更好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