絶轡
成語(Idiom):絶轡(jué pēi)
發音(Pronunciation):jué pē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孤獨無依,沒有伴侶或朋友。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絶轡是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絶”意為斷絕、中斷,“轡”指馬的韁繩。結合在一起,表示馬的韁繩被斷開,馬沒有了韁繩,無法受到控制,孤獨無依。引申為人沒有朋友或伴侶,感到孤獨寂寞。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絶轡常用于形容人在情感上的孤獨無依,沒有伴侶或朋友的狀態。可以用來描述一個人在生活中缺乏關愛、陪伴和支持的感受。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絶轡的故事并不多見,但根據一些古代文獻,有一則關于楚國的故事與此成語有關。相傳楚國的一位貴族在戰爭中失去了妻子和兒子,感到非常孤獨和無助,因此用絶轡來形容他的孤獨無依之感。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絶轡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絶”為動詞,表示斷絕、中斷;“轡”為名詞,指馬的韁繩。兩個字結合在一起,表示馬的韁繩被斷開,馬無法受到控制,孤獨無依。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失去了家人后,感到如絶轡一般的孤獨。
2. 在一個陌生的城市里,他感到自己像絶轡的孤島。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絶轡”與“韁繩斷開”來記憶這個成語的意義。想象一匹馬的韁繩被斷開后,馬無法受到控制,變得孤立無援,從而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過學習其他與孤獨無依相關的成語來擴展對這個主題的理解,如“孤掌難鳴”、“孤苦伶仃”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我在新學校沒有朋友,感到非常絶轡。
2. 初中生(13-15歲):她的父母離婚后,她感到自己像絶轡的孤島。
3. 高中生(16-18歲):他在異鄉求學,沒有親人和朋友,感到非常絶轡。
4. 大學生及以上(18歲以上):她在職場上遇到困難,感到自己像絶轡的孤獨斗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