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黯
成語(Idiom):枯黯
發音(Pronunciation):kū à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事物干燥、陰暗、無生氣。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枯黯是由形容詞“枯”和“黯”組成的成語。其中,“枯”表示干燥、無活力,而“黯”表示陰暗、暗淡。合在一起,枯黯形容事物缺乏生氣,干燥無味,陰暗無光。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枯黯常用于描述形容景色、氣氛或心情的陰暗、無聊、無趣。也可以用來形容人的容貌憔悴、無精打采。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枯黯最早出現于《后漢書·杜預傳》。當時的人們用“枯黯”來形容草木干燥枯黃,沒有生機。后來逐漸引申為形容事物干燥無味、陰暗無光。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形容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地方的氣候干燥,一年四季都是枯黯的景色。
2. 他的臉色枯黯而無神,看起來像是病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干燥無味、陰暗無光的景象,例如一片干枯的沙漠或者一片枯黃的草地,以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枯黯相關的成語,例如“枯槁”、“黯然失色”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冬天的樹林沒有葉子,看起來很枯黯。
2. 初中生:他的笑容變得枯黯,可能是因為失去了心愛的寵物。
3. 高中生:經過長時間的病痛折磨,他的容顏變得枯黯而憔悴。
4. 大學生:這個城市的夜晚總是枯黯無光,缺乏生機與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