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錮
成語(Idiom):黨錮
發音(Pronunciation):dǎng g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政治上的執政黨對其他政治派別進行限制和打壓。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黨錮是中國古代的一個成語,由兩個字組成,分別是“黨”和“錮”。黨指的是政黨,錮指的是束縛、限制。黨錮的基本含義是指執政黨對其他政治派別進行限制和打壓,使其無法發展和表達自己的觀點。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黨錮這個成語常用于描述政治上的限制和打壓現象,特別是指執政黨對反對派或異議人士的打壓。它可以用來形容一種政治環境下的壓迫和限制,也可以用來批評某個組織或個人對其他人的壓制。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黨錮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的歷史事件。相傳,南朝宋時期,北魏政權崩潰后,南方的劉宋政權上臺,實行文治政策,儒學成為主流思想。劉宋政權對其他思想流派進行了打壓,只允許儒學的學者參與政治。這種政策被稱為“黨錮”,意味著儒學成為了唯一合法的思想體系,其他思想被束縛和限制。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黨錮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黨”是主體,表示政黨;“錮”是修飾成語含義的動詞,表示束縛、限制。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這個國家,反對派一直受到黨錮的限制,無法表達自己的觀點。
2. 他因為發表了批評政府的言論,遭受到了黨錮的打壓。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黨錮”拆分為“黨”和“錮”。可以想象一個政黨用鎖鏈(錮)將其他政治派別束縛起來,無法自由發展。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想進一步了解“黨錮”這個成語,可以學習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發展,了解各個朝代的統治思想和政治限制。還可以學習中國近現代的政治運動和政治打壓現象,如文化大革命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說我們要尊重其他同學的意見,不要給他們黨錮。
2. 初中生:政府應該保護公民的言論自由,不應該對異議人士實施黨錮。
3. 高中生:歷史上有很多政權對反對派進行了黨錮,導致社會動蕩不安。
4. 大學生:作為新一代的青年,我們應該關注政治環境,反對任何形式的黨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