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下
基本解釋
更換。《魏書·薛虎子傳》:“時州鎮戍兵,資絹自隨,不入公庫,任其私用,常苦飢寒。 虎子 上表曰:‘臣聞金湯之固,非粟不守; 韓 白 之勇,非糧不戰……竊惟在鎮之兵,不減數萬,資糧之絹,人十二匹,即自隨身,用度無準,未及代下,不免飢寒。’”《資治通鑒·齊高帝建元三年》 胡三省 注:“代,更也;下,替也。”此“代下”謂以糧易絹。
成語(Idiom):代下(dài xià)
發音(Pronunciation):dài xià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代替下來,接替下來。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指代替上一代或前人,接替其職位或負責的工作。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繼承前人的遺志、責任、使命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據說,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封建王朝。在封建社會里,君主繼位后,會有一個儀式叫做“代下”,即接替上一代君主的位子和職責。這個儀式象征著權力的傳承和責任的接受。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由兩個漢字組成,前一個字是“代”(dài),后一個字是“下”(xià)。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勇于承擔,毅然代下,成為公司的新領導。
2. 這位年輕人接替了父親的事業,成功地代下了家族的產業。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想成“代替下來”,即代替上一代或前人,接替其職位或負責的工作。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權力傳承、責任接受相關的成語,如“承上啟下”、“繼往開來”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要努力學習,將來可以代下爸爸媽媽的事業。
2. 初中生:作為班長,我要帶領大家做好每一項任務,代下老師的責任。
3. 高中生:我志愿參軍,希望能夠代下先烈們保衛國家的使命。
4. 大學生:我準備接手家族企業,代下父母的事業,為家族發展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