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校
基本解釋
(1).亦作“ 對較 ”。古代校書,兩人對坐,一持原本誦讀,一持副本核對有無訛誤,因稱“對校”。后泛指用兩種不同的版本互相校勘。 清 周亮工 《書影》卷二:“ 毛子晉 家亦有 宋 刻 王肅 注者,與 興公 藏本稍異。憾不能合 徐 毛 兩本對較鎸行。”
(2).對照比較。《老殘游記》第十八回:“ 白公 傳 四美齋 王輔庭 ,一面將這兩種月餅詳細對校了,送 剛 王 二公看。”
成語(Idiom):對校
發音(Pronunciation):duì xià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相對、相互比較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對校是由動詞“對”和名詞“校”組成的成語。它的基本含義是相對、相互比較。用來形容兩個或多個事物進行比較、對照,以便找出差異或優劣。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對校通常用于學術、工作、競爭等領域。比如在學校,老師會要求學生對校自己的作業,以找出錯誤和改進之處。在工作中,領導會要求員工對校各種方案,以選擇最佳的解決方案。在競爭中,對手會對校自己的優勢和不足,以制定更有效的策略。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對校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漢書·郡國志》中。據說,在古代,官員到任之前,會有一次對校,即與前任官員進行交流和比較,以了解前任的工作情況和經驗,從而更好地開展工作。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詞 + 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老師要求我們對校自己的作文,找出語法和拼寫錯誤。
2. 在團隊中,我們經常對校不同的設計方案,以選擇最合適的方案。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對校的“對”字理解為“對比”的意思,而“校”字可以理解為“校正”的意思。這樣可以幫助記憶對校的基本含義,即相對、相互比較。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成語和其用法,可以幫助提升語言表達能力。可以閱讀成語故事書籍,參加成語知識競賽,或者使用成語學習APP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我喜歡對校不同的顏色,看看哪個更好看。
初中生:老師讓我們對校自己的作文,找出語法錯誤。
高中生:在選大學專業時,我對校了各個專業的優勢和就業前景。
大學生:在團隊項目中,我們經常對校不同的方案,以選擇最佳的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