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柴
基本解釋
◎ 引柴 yǐnchái
[kindling wood] 引火用的小塊木柴、竹片或干草等。亦稱“引火柴”
英文翻譯
1.kindling
詳細解釋
即引火柴。參見“ 引火柴 ”。
成語(Idiom):引柴(yǐn chái)
發音(Pronunciation):yǐn chá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比喻引來禍端或麻煩。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引柴是由“引”和“柴”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引,指引導、帶領;柴,指木柴。引柴原指引導柴禾,后來引申為引導禍端或麻煩。這個成語的意思是比喻因為自己的行動或言語引來禍端或麻煩。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常用于警示人們要謹慎行事,避免因自己的行動或言辭而引來不必要的麻煩或禍端。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引柴成語的起源,有以下兩個故事:
故事一:相傳古時有一位名叫郭璞的文學家,他曾經寫了一篇文章,批評了當時的皇帝?;实鄣弥蠓浅I鷼猓铝顚⒐碧幩?。郭璞的朋友得知消息后,想要幫助他逃脫死亡的命運。于是他們想出了一個計策,將一捆柴火綁在了郭璞的背上,然后點燃柴火,引起了皇帝的注意?;实劭吹焦北成系牟窕鸷?,以為他要燒掉宮殿,于是趕緊派人去救火,而郭璞趁機逃脫了死亡的命運。從此以后,人們用“引柴”來比喻因自己的行動或言辭引來麻煩或禍端。
故事二:相傳古時有一位名叫李白的詩人,他的詩文廣為流傳,備受贊賞。有一天,李白在寫詩時,不小心引起了一場大火,燒毀了附近的民居。人們因此責備他,認為他的詩文帶來了禍端。從此以后,人們用“引柴”來比喻因自己的行動或言辭引來麻煩或禍端。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體部分是“引柴”,沒有其他修飾成分。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無理行為引柴自焚,最終導致了他的失敗。
2. 不要輕易說話,免得引柴招火。
3. 這種行為容易引柴,我們應該避免。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引柴”比喻成一個人在引導著柴火,想象這個人引導柴火時不小心引燃了周圍的物品,從而引來麻煩或禍端的場景,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你可以繼續學習其他與“引柴”相關的成語,比如“引狼入室”、“引蛇出洞”等,拓寬自己的詞匯量和語言表達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小明不小心把球踢進了鄰居家的花壇,引柴招火,被鄰居訓斥了一頓。
2. 初中生:小華在班級群里發了一條不當言論,引柴自焚,被老師批評了。
3. 高中生:他以為自己的行為很有趣,卻不知道引柴自焚,最終導致了他的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