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善
基本解釋
(1).佛教語。不犯十惡,即是十善。 南朝 宋 謝惠連 《夜集作離合》詩:“九言何所戒,十善故宜遵。”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提謂城》:“世尊為説人天之福,最初得聞五戒十善。” 趙樸初 《僧伽和佛的弟子》:“不犯十惡……即是十善,能令修持者得生天界,叫做天乘。”參見“ 十惡 ”。
(2).十個德高望重的人。
成語(Idiom):十善
發音(Pronunciation):shí shà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們應該具備的十種善良的品德和行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十善是指佛教中提倡的十種正直、善良的行為和品德,包括: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不妄語、不惡口、不狂妄、不貪婪、不憤怒。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十善常常用來教育和提醒人們要遵守道德規范,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促進社會和諧與進步。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十善的概念最早出現在佛教經典《大般涅槃經》中,佛陀認為通過遵守十善可以減少眾生的苦難,獲得內心的平靜與喜悅。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十善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表示佛教所倡導的十種善良行為。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我們應該時刻牢記十善,做一個善良正直的人。
2. 他遵守十善,一直以來都是個值得信賴的朋友。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十善的每一個字與對應的善良行為形成關聯,例如將“不殺生”與一個和平的圖像聯系在一起,幫助記憶和理解。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佛教中的其他道德規范和教義,了解佛教文化的深層含義。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每天都努力做到不欺負同學,這是十善之一。
2. 初中生:我們學校組織了一次志愿者活動,我參加了,因為我想做一個遵守十善的人。
3. 高中生:十善是佛教的基本教義,我們應該在生活中踐行,成為對社會有益的人。
以上是關于中國詞語“十善”的學習指南,希望對您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