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冰
成語(Idiom):造冰
發(fā)音(Pronunciation):zào bī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比喻制造假象或虛假事物。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造冰是由“造”和“冰”兩個詞組成的成語。其中,“造”指制造、創(chuàng)造,“冰”指冰塊。這個成語的基本含義是指人們制造假象或虛假事物,以欺騙他人或達到某種目的。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在日常生活中用于形容人們制造假象、虛假事物的行為。可以用來描述政治宣傳中的虛假宣傳、商業(yè)廣告中的夸大宣傳等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莊子·外物》中有一則寓言故事,講述了一個人在冬天造冰的故事。他找了一個冬天最寒冷的地方,用水灌了一個大坑,結(jié)果凍成了冰。后來,有人聽說了他的造冰技術(shù),找他學習。這個故事比喻人們制造假象的行為。
成語結(jié)構(gòu)(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謂結(jié)構(gòu),由動詞“造”和名詞“冰”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選舉前制造了很多假新聞,真是造冰之人。
2. 這家公司的廣告夸大了產(chǎn)品的優(yōu)點,完全是在造冰。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lián)想記憶這個成語。想象一個人在寒冷的冬天制造冰塊的場景,將“造冰”與制造假象的含義聯(lián)系起來。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欺騙、虛假相關(guān)的成語,如“假公濟私”、“畫蛇添足”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7-12歲):他在考試前偷偷看了答案,真是在造冰。
2. 初中生(13-15歲):這個商家在廣告中夸大了產(chǎn)品的功效,完全是在造冰。
3. 高中生(16-18歲):政治家在競選期間制造了很多虛假信息,完全是在造冰。
4. 大學生(19-22歲):這部電影通過制造假象來吸引觀眾的注意力,可以說是在造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