拂耳
成語(Idiom):拂耳
發音(Pronunciation):fú ěr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聲音輕微,刺激耳朵。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拂耳是由動詞“拂”和名詞“耳”組合而成的成語。拂的意思是輕輕地觸摸,耳表示耳朵。拂耳形容聲音輕微,刺激耳朵,使人感到清爽。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拂耳常用于形容聲音輕柔、細微,如拂耳之風、拂耳之聲等。也可以用于形容音樂、詩歌等藝術作品中的細膩之處。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拂耳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左傳·宣公十八年》。故事中,晉國大夫子貢在宣公面前抱怨宣公的政策不得人心。宣公聽后,輕輕地拂了拂耳朵,表示對子貢的話并不在意。后來,人們用“拂耳”來形容聲音輕微、不受重視的情況。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風輕輕地拂耳,帶來了夏日的涼意。
2. 他的歌聲如同拂耳之風,讓人陶醉其中。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想“拂”字的發音與“風”字相近,同時想象微風輕輕拂過耳朵的感覺,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聲音、耳朵相關的成語,如“耳聞目睹”、“耳濡目染”等,來擴展對這個主題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夜晚的蟬鳴聲如同拂耳之風,讓我入睡。
2. 初中生(13-15歲):課堂上老師的聲音拂耳而過,我卻無法集中注意力。
3. 高中生(16-18歲):在音樂會上,鋼琴的音符拂耳而過,讓人陶醉其中。
4. 大學生及以上:在寂靜的夜晚,遠處傳來的汽車聲如同拂耳之風,讓人感到寧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