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拯
成語(Idiom):援拯(yuán zhěng)
發音(Pronunciation):yuán zhě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援拯指得到援助并獲得救助。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援拯是由“援”和“拯”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援”意為援助、支持,“拯”意為救助、解救。援拯表示在危難時得到他人的幫助與救助。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援拯多用于形容在困境中得到他人的幫助與救助的情況。可以用來形容在人生、工作、學習等方面遇到困難時,得到他人的支持與幫助,最終克服困難的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援拯這個成語最早出自《孟子·梁惠王上》。故事中,梁惠王問孟子什么樣的人可以稱為圣人。孟子回答說:“有一個人掉進了井里,你會怎么做?”梁惠王回答說:“我會派人把他救出來。”孟子繼續問:“如果有人告訴你,救他出來需要花費很多錢,你還會救他嗎?”梁惠王回答:“當然會。”孟子最后問:“如果救他需要犧牲自己的生命,你還會救他嗎?”梁惠王回答:“我會盡力去救他。”孟子聽后贊嘆道:“您的仁德之心如此之高,您的德行可以稱為圣人。”從此,援拯成為形容得到他人援助與救助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賓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他最需要幫助的時候,他的朋友們紛紛援拯他。
2. 這個項目遇到了很多困難,但是得到了領導的援拯,最終成功完成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記憶“援助”與“救助”這兩個詞的意義,來幫助記憶援拯的含義。同時,可以結合故事起源中的情景,想象一個人掉進井里,需要援助與救助的情景,來加深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援拯相關的成語,如“援手”、“救火”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在我做錯題的時候,總是援拯我,讓我找到正確的答案。
2. 初中生:我在學校遇到了困難,但是我的朋友們紛紛援拯我,幫助我度過了難關。
3. 高中生:在備考期間,我遇到了很多困難,但是我的家人一直在背后援拯我,給我鼓勵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