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郭
基本解釋
傍水之城郭。亦指依郭之水。 唐 許渾 《贈蕭兵曹先輩》詩:“潮生水郭蒹葭響,雨過山城橘柚疎。” 清 鈕琇 《觚賸續編·醉隱記》:“ 醉隱公 既浮沉於酒……於是風日之朝,月露之夕,或藉花蹊,或蔭竹嶼,或杖山煙,或棹水郭,皆無不醉之時,無不醉之地。”
成語(Idiom):水郭
發音(Pronunciation):shuǐ guō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水的邊界,也用來形容人與人之間的界限或分界線。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水郭一詞源自古代農業社會,指田地的水溝或水田的邊界。后來,這個詞引申為人與人之間的界限或分界線。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人與人之間的界限或分界線,也可用于描述事物或事情的邊界。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水郭一詞最早出現在《左傳·哀公二十一年》中,原文是“周成王命太公望曰:‘吾欲以汝為水郭長,何如?’對曰:‘非吾宜也。’”故事中,太公望拒絕了成為水郭長的提議,意味著他不愿意被人限制在一個固定的范圍內。這個故事成為了水郭一詞的起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是/為+水郭+動詞/形容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們之間有一條水郭,不愿意互相接觸。
2. 這個城市的發展受到了資源的水郭限制。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水郭”想象成一條水溝,將人與人之間的界限或分界線比喻為這條水溝。可以通過繪制一幅有水溝和人物的圖像來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水郭”相關的成語,如“水火不容”、“水落石出”等。同時,也可以學習與農業相關的詞語和成語,以加深對中國文化的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幼兒園學生:我和小明之間有一條水郭,我們不一起玩。
2. 小學生:他們班上的男生和女生之間有一條水郭,不太愿意互相交流。
3. 初中生:這個社會存在著不同階層之間的水郭,導致資源分配不均。
4. 高中生:政府要加強對貧富差距的控制,打破社會上的水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