乏餧
基本解釋
窮乏饑餓。《漢書·魏相傳》:“為民貧窮,發倉廩,賑乏餧。” 顏師古 注:“餧,餓也。”
成語(Idiom):乏餧
發音(Pronunciation):fá wè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饑餓到無法忍受。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乏餧由兩個漢字組成,乏意為缺乏,餧意為吃飯。乏餧表示因為饑餓而無法繼續忍受。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來形容饑餓到極點,無法忍受的狀態。也可以用來比喻渴望得到某種東西而無法滿足。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乏餧的故事起源于《漢書·王莽傳》中的一段故事。故事中,王莽時代,天下大饑,民眾饑餓到無法忍受的地步。有一天,王莽出巡時路過一戶人家,看到屋里的人都餓得無法忍受,于是下令將家里的糧食分給他們,以解他們的饑餓。后來,人們就用“乏餧”來形容饑餓到無法忍受的狀態。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乏餧是一個動賓結構的成語,乏為動詞,餧為賓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饑餓了一天,他已經乏餧到無法忍受了。
2. 這個國家的窮人乏餧的情況非常嚴重。
3. 考試前一天晚上熬夜復習,第二天早上我感到乏餧不堪。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乏餧理解為“飯都乏了”,用來表示饑餓到無法忍受。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
1. 進一步學習相關成語,如“饑腸轆轆”、“饑不擇食”等,了解它們的含義和用法。
2. 學習相關的詞匯,如“饑餓”、“忍受”等,擴展詞匯量。
3. 閱讀相關的文章或故事,了解不同文化中對于饑餓和食物的描述和看法。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餓得乏餧了,真希望快點放學回家吃飯。
2. 初中生:他們連續幾天沒吃飯了,饑餓乏餧的樣子讓人心疼。
3. 高中生:長時間沒有進食,身體會乏餧到無法正常運作。
4. 大學生:考試前一天通宵復習,第二天早上感到乏餧不堪,但還是要堅持參加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