亢意
基本解釋
猶言恣意妄為。《孔子家語·六本》:“ 夏桀 、 昆吾 自滿而極,亢意而不節,斬刈黎民如草芥焉。”
成語(Idiom):亢意
發音(Pronunciation):kàng y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情緒激動、意氣高昂的狀態。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亢意是由“亢”和“意”兩個詞組成的成語。“亢”意指高昂、激動,“意”意指情緒、意氣。亢意指人的情緒激動,意氣高昂的狀態,通常表示人的斗志昂揚,精神飽滿。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亢意一詞常用于形容人在面對挑戰、困難或重大事件時,表現出高昂的斗志和積極的態度。也可以用來形容人在取得勝利或成功后的豪情壯志。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亢意一詞最早出現在《左傳》中的“昭公亢意”一文中。故事發生在春秋時期,齊國公子重耳因受到貴族的排斥,離開齊國,在各地流浪。在流浪期間,他一直保持著高昂的斗志和積極的態度,最終成功奪取了齊國的政權。因此,“昭公亢意”成為了形容人的情緒激動、意氣高昂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亢意是由兩個單字組成的成語,沒有特定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面對困難,他展現出了亢意的斗志。
2. 取得了勝利后,他的亢意之情溢于言表。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亢意”與“高昂的情緒”聯系起來,想象一個人情緒激動、意氣高昂的樣子,以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更多與情緒相關的成語,如“怒火中燒”、“喜出望外”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考試前,他們都充滿了亢意,準備努力取得好成績。
2. 初中生:比賽前,隊員們都亢意萬分,決心要贏得勝利。
3. 高中生:面對高考,她充滿了亢意,堅信自己能夠取得優異的成績。
4. 大學生:畢業之際,他們充滿了亢意,準備踏上新的人生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