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聾
成語(Idiom):裝聾作啞
發音(Pronunciation):zhuāng lóng zuò yǎ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假裝聾啞,故意不說話或不理睬。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裝聾作啞是指故意假裝聾啞,不說話或不理睬別人。這個成語形容一個人故意裝作不知道或不明白,以達到自己的目的。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裝聾作啞常常用于形容某人故意不回應別人的問題或請求,或者故意不表態、不表露自己的真實意圖。可以用來形容某人在面對問題或責任時回避或逃避。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裝聾作啞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后漢書·班超傳》。班超是東漢末年的一位將領,他被派遣去西域討伐叛亂的羌人。在行軍途中,他遇到了一位曾經為他效力的前屬下,但是這位前屬下因為班超曾經對他不夠尊重而心生怨恨。當這位前屬下遇到班超時,他故意裝作不認識班超,裝聾作啞地不說話,以示對班超的不滿和報復心態。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裝聾作啞是一個動賓結構的成語,其中“裝聾作啞”是動詞短語,表示行為,而“裝”是動詞,表示假裝的動作,“聾作啞”是賓語,表示假裝聾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會議上裝聾作啞,一言不發。
2. 她裝聾作啞,不回應任何人的呼喚。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住這個成語??梢韵胂笠粋€人戴著耳機,閉上雙眼,裝聾作啞地不說話,不理睬任何人。這樣的形象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和用法。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過學習相關的成語和詞語來擴展對裝聾作啞的理解。例如,可以學習“裝瘋賣傻”、“裝模作樣”等類似的成語,以加深對裝聾作啞這一行為的認識。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考試沒考好,裝聾作啞地不告訴爸爸媽媽。
2. 初中生:她不想回答老師的問題,就裝聾作啞。
3. 高中生:他裝聾作啞地不回應朋友的邀請,讓大家都很生氣。
4. 大學生:有人問他問題,他卻裝聾作啞地不回答,讓大家都很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