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箏
基本解釋
古箏的美稱。 唐 常建 《高樓夜彈箏》詩:“明月照人苦,開簾彈玉箏。” 明 謝讜 《四喜記·佳期重會》:“調脂弄粉誰還又,玉箏檀板都收。” 魯迅 《贈人》詩之二:“ 秦 女端容理玉箏,梁塵踴躍夜風輕。”
成語(Idiom):玉箏
發音(Pronunciation):yù zhē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古代樂器箏的美稱,也比喻音樂藝術。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玉箏是中國古代的一種樂器,由數十根弦和木制的共鳴箱組成。這個成語用來比喻美妙的音樂或音樂藝術。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音樂優美動聽,也可用來形容其他藝術形式或作品的美感。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玉箏”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的音樂傳說。相傳,在古代,有一個名叫伯牙的琴師,他的好友鐘子期因為家族的變故而離開了。伯牙為了尋找他的好友,四處奔波,最終在山洞中找到了鐘子期的墓地。伯牙在墓前彈奏玉箏,表達對好友的思念之情。他的琴聲如泣如訴,動人心魄,引來了一只白駒。這個故事表達了友情的珍貴和音樂的魅力。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體部分為“玉箏”,沒有其他組成部分。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琴聲像是一把玉箏,讓人陶醉其中。
2. 這位音樂家的演奏技巧如同玉箏一般精湛。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玉箏”與美妙的音樂聯系在一起,來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可以想象自己在欣賞一場精彩的音樂會,聽到了美妙的玉箏聲音。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更多中國古代音樂和樂器的知識,探索中國古代音樂文化的魅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喜歡聽玉箏的聲音,它讓我感到很舒服。
2. 初中生:這位演奏家的技巧真是太棒了,他的琴聲就像是一把玉箏。
3. 高中生:在音樂會上,我聽到了一段精彩的玉箏演奏,那種美妙的感覺讓我難以忘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