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樹
成語(Idiom):自樹
發音(Pronunciation):zì sh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個人能夠自立自強,不依賴他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成語“自樹”由兩個字組成,“自”表示自己,表示主動;“樹”表示樹木,表示穩固的立足點。整個成語的意思是一個人能夠自己立足、自己發展,不依賴他人的支持。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一個人有能力獨立完成事情,不需要依靠他人的幫助。也可以用來鼓勵他人要有自立自強的精神。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自樹”來源于《史記·魯周公世家》中的故事。周公是周朝的開國功臣,他在魯國做官時,王室內亂,周公勸說國君出征,但國君不聽。周公于是寫了一篇文章,以樹木為喻,比喻國君應該有自己的立身之地,不依賴他人。后來,這個成語就形成了。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自樹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經過多年的努力,終于在這個行業中自樹一幟。
2. 她出身貧寒,但憑借自己的才華和努力,成功地自樹了一番事業。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自樹”聯想為一個人在樹下自己種植一棵樹,表示一個人能夠自己獨立生長、發展。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自立自強、獨立發展相關的成語,如“自食其力”、“自力更生”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我要努力學習,將來能夠自樹一番事業。
初中生:只有自己努力,才能夠自樹一幟。
高中生:在大學期間,我要學會自樹立足之地。
大學生:畢業后,我要憑借自己的能力自樹事業。
成年人:只有自己奮斗,才能夠自樹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