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慄
成語(Idiom):膽慄(dǎn lì)
發音(Pronunciation):dǎn l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非常害怕或害怕到發抖的樣子。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膽慄是由“膽”和“慄”兩個字組成的成語。膽指的是勇氣,慄指的是發抖。膽慄的基本含義是形容人因害怕而發抖,表現出極度恐懼或緊張的情緒。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膽慄常用于描述人在面對可怕的事物或情境時的心理狀態。它可以用來形容人在恐怖電影、驚悚小說、惡劣天氣條件下等情況下的害怕和緊張。此外,膽慄也可以用來形容在緊張的考試、重大演講或重要會議等場合中的緊張情緒。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膽慄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一位名叫史籍的人。史籍是一個非常膽小怕事的人,在他的日常生活中,他總是害怕一切。有一天,他聽說城外出現了一只兇猛的野獸,于是他決定去看看。當他看到野獸時,他感到非常害怕,整個人都開始發抖。這個故事流傳下來,人們用“膽慄”來形容像史籍這樣膽小怕事的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膽慄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沒有特定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聽到突然的巨響,不禁膽慄起來。
2. 在恐怖電影中,女主角面對可怕的怪物時,膽慄得無法動彈。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記憶膽慄這個成語可以通過以下方式:
將“膽慄”分解成“膽”和“慄”,膽可以理解為勇氣,慄可以理解為發抖。可以將膽慄想象成一個膽小怕事的人在面對可怕的事物時,因為缺乏勇氣而發抖。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膽慄這個成語感興趣,你可以學習更多與害怕、勇氣和情緒相關的成語,例如“膽小如鼠”、“膽大包天”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看到蜘蛛的時候,我感到膽慄,直接跑出了房間。
2. 初中生:考試前一天晚上,我感到膽慄,擔心自己沒有準備好。
3. 高中生:在演講比賽開始前,我感到膽慄,但我還是鼓起勇氣上臺了。
4. 大學生:在恐怖電影放映時,觀眾們都感到膽慄,但他們還是堅持看完了整部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