墮斁
成語(Idiom):墮斁(duò yì)
發音(Pronunciation):duò y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放縱自己的欲望,不思進取,墮落懶散。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墮斁是一個由“墮”和“斁”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墮,表示跌落、墮落;斁,表示放縱、怠惰。這個成語形象地描繪了一個人放縱自己的欲望,不思進取,墮落懶散的狀態。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墮斁一詞通常用來形容一個人放棄了自我奮斗,沉溺于享樂或懶散的生活態度。可以用來批評那些不努力工作,不思進取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墮斁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東周列國志·齊世家》中的一則故事。故事講述了齊國有個人名叫孫臏的人,他是一個聰明才智出眾的人,但卻過著懶散的生活,不思進取。他的朋友勸他要努力學習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但是孫臏卻不以為然,認為人生就應該放縱自己,享受生活。最后,孫臏因為自己的懶散墮落而導致了失敗和困境。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過去是一個有抱負的人,但是現在卻墮斁不前。
2. 這個年輕人只顧著玩樂,完全墮斁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與“墮落”和“懶散”相關的形象進行聯想記憶。比如,可以想象一個人從高處跌落下來,然后懶洋洋地躺在地上,不愿意起來努力。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孫臏的故事,以及他的思想觀點和人生態度。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整天玩電子游戲,完全墮斁不學習。
2. 初中生:他對學習沒有任何興趣,墮斁得連基本功都不想練。
3. 高中生:他原本成績優秀,但是最近卻變得墮斁不思進取。
4. 大學生:大學生活應該充實而有意義,不應該墮斁在娛樂中度過。
5. 成年人:工作是一種責任,不能墮斁于享樂和懶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