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解釋
詞語解釋
yǐ rén zé guān ㄧˇ ㄖㄣˊ ㄗㄜˊ ㄍㄨㄢ以人擇官(以人擇官)
根據人的才能選授適當的官職。《三國志·魏志·杜恕傳》:“中朝茍乏人,兼才者勢不獨多。以此推之,知國家以人擇官,不為官擇人也。”
成語詞典已有該詞條:以人擇官
成語(Idiom):以人擇官(yǐ rén zé guān)
發音(Pronunciation):yǐ rén zé guā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以個人的品德、才能為依據來選拔官員。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以人擇官是中國古代選拔官員的一種制度,強調選拔官員應以其品德、才能為依據,而不是靠家族背景或財富地位。這個成語后來引申為一種理念,即在選拔任用人員時應以其個人素質和能力為重要依據。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于討論選拔人才、任用官員等話題,也可以用于批評官僚主義、拉幫結派等不正當的選拔方式。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論語·衛靈公》中有一則關于以人擇官的故事。孔子曾經對衛靈公說:“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意思是說君子之間應以文化修養為基礎,通過交往交流來培養友誼,以友誼的力量來輔助仁德。這個故事強調了選拔官員應以德才為標準。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以(preposition)+ 人(noun)+ 擇(verb)+ 官(noun)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這個國家,領導干部的選拔一直遵循以人擇官的原則。
2. 這個公司一直以人擇官,所以員工的素質都很高。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的方法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在選拔官員,手中拿著一把尺子,用來衡量每個人的品德和才能。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中國古代的官員選拔制度,以及現代社會中人才選拔的方法和原則。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應該以人擇官,選一個好的班長。
2. 初中生:學校領導應該以人擇官,選一個能力強的校長。
3. 高中生:大學錄取時應該以人擇官,選拔真正有潛力的學生。
4. 大學生:企業應該以人擇官,選一個適合的經理來管理團隊。
5. 職場人士:公司應該以人擇官,選一個能力突出的人來擔任重要職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