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教
基本解釋
(1).指 孔子 的學說主張。 南朝 宋 謝靈運 《辨宗論》:“倚 孔 教者,所以潛成學圣,學圣不出《六經》。”《晉書·阮籍傳贊》:“ 老 篇爰植, 孔 教提衡,各存其趣,道貴無名。”
(2).認為儒家的學說主張與佛、道一樣,具有宗教性質,故稱之為“孔教”。 清 趙翼 《書所見》詩:“ 孔 教所到處,無不有佛教,佛教所到處, 孔 教或不到。” 康有為 《孔子改制考·儒教為孔子所創考》:“考見 孔子 創教名目義旨,儒之為 孔 教,遂成鐵證矣。” 胡適 《<吳虞文錄>序》:“ 吳先生 和我的朋友 陳獨秀 是近年來攻擊 孔 教最有力的兩位健將。”
近義詞
英文翻譯
1.{哲} (儒教) Confucianism
成語(Idiom):孔教
發音(Pronunciation):kǒng jià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儒家思想、儒家學說。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孔教是對儒家學說的一種稱呼,源自于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孔子。孔子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他的學說對中國古代和現代社會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孔教強調道德倫理、家庭和社會秩序、教育和修養等方面的價值觀,以及人際關系和社會責任等問題。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孔教常用于討論儒家學說、儒家思想和儒家文化的場合。可以用來描述儒家的教育理念、價值觀和行為準則,也可以用來批評或贊揚與儒家學說相關的事物。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孔教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春秋戰國時期。孔子是春秋時期魯國的一位貴族子弟,他對于社會的動蕩和道德的衰退感到憂慮,因此致力于研究人類的道德倫理和社會秩序。他的學說被后人稱為“儒家”,并逐漸成為中國古代社會的主流思想。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孔教是由“孔”和“教”兩個字組成的。其中,“孔”是孔子的姓氏,“教”表示教育、學說的意思。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孔教強調家庭和社會的和諧發展。
2. 學習孔教可以幫助我們塑造正確的價值觀和道德觀念。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與孔子和儒家學說相關的形象進行聯想,例如想象孔子在教學堂上傳授儒家學說的場景,或者想象孔子的形象和儒家經典著作《論語》等。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想深入了解孔教和儒家學說,可以閱讀孔子的著作《論語》和其他儒家經典著作,以及相關的研究和評論。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們學校教育很重視孔教的價值觀。
2. 初中生:儒家思想對中國古代社會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這就是孔教的力量。
3. 高中生:在當今社會,我們仍然可以從孔教中汲取智慧,指導我們的行為和價值觀。
4. 大學生:我對孔教的研究使我更加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根基和精髓。
5. 成年人:我一直崇尚孔教的教育理念,將其應用到我的家庭和工作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