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烈
成語(Idiom):孝烈
發音(Pronunciation):xiào liè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對父母或國家忠誠、孝順、奉獻的行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孝烈是由“孝”和“烈”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孝指對父母盡孝,烈指忠誠、勇敢。孝烈指的是對父母或國家表現出的忠誠、孝順和奉獻的行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孝烈常用于形容對父母或國家的忠誠和奉獻行為。可以用來表揚孝順的子女或忠誠的公民。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孝烈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的歷史傳說。相傳,漢朝時期,有一位名叫孟子修的孝子,他的父親被敵人殺害,他為了為父報仇,不顧自己的生命,勇敢地與敵人作戰,最終壯烈犧牲。他的孝順和勇敢的行為被后人稱為“孝烈”。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孝烈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兩個單獨的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孝烈行為感動了全國人民。
2. 這個村子里有很多孝烈的子孫后代。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孝烈”這個成語與孟子修的故事聯系起來,想象他為了為父報仇而勇敢戰斗的場景,這樣可以更容易記住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中國古代的孝烈故事,了解更多關于孝順和忠誠的文化價值觀。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希望將來能夠做一個孝烈的子女,好好孝敬父母。
2. 初中生:我們應該向孟子修學習,為了家人和國家做出孝烈的貢獻。
3. 高中生:在現代社會,孝烈不僅是對父母的孝順,也包括對社會的奉獻和忠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