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羞草
成語(Idiom):含羞草 (hán xiū cǎo)
發音(Pronunciation):hán xiū cǎ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害羞、膽怯,不敢正視他人或表達自己的情感。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含羞草是一種植物,它的葉子在受到觸碰或刺激時會迅速合攏,仿佛在害羞地回避外界的目光。因此,成語“含羞草”用來比喻一個人在面對他人或事物時感到害羞或不敢主動表達自己的情感。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常用于描述一個人在社交場合中表現得羞怯、膽怯或不敢表達自己的意見或感情。也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在遇到困難或挫折時不敢面對或積極應對。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含羞草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的一位學者。據說,這位學者非常害羞,不敢在人前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意見。有一天,他在山間散步時,看到了含羞草。他被這種植物的反應所吸引,覺得自己就像含羞草一樣,害羞地回避他人的目光。于是,他創造了這個成語用來形容自己的害羞和膽怯。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兩個部分組成,第一個部分是“含羞”,表示害羞、膽怯;第二個部分是“草”,表示草本植物。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她是個含羞草,每次在大家面前都不敢說話。
2. 這個男孩害羞得像個含羞草,見到女孩就臉紅。
3. 我們要鼓勵孩子不要像含羞草一樣膽怯,要勇敢地表達自己的意見。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與含羞草的特點相聯想來記憶這個成語,想象一個人在面對他人時突然像含羞草一樣害羞地合攏起來,這樣可以幫助記憶含羞草的意思。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含羞草相關的知識,如含羞草的生長環境、特點和其他與害羞相關的成語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我害羞得像含羞草一樣,不敢上臺表演。
初中生:她是個含羞草,每次上課都不敢回答問題。
高中生:他雖然是個含羞草,但在學術研究上非常有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