菟裘
成語(Idiom):菟裘(tú qiú)
發音(Pronunciation):tú qiú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用菟絲制成的衣裳,比喻雖然粗陋簡單,但也能充饑御寒。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菟裘是古代一種用菟絲制成的衣裳,菟絲是一種野生葛藤,質地粗糙,制成的衣物很簡陋。成語“菟裘”比喻雖然條件簡陋、質樸,但也能滿足基本的需求。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生活艱苦、條件簡陋的環境或條件下,仍能勉強維持生計,表示頑強生存的精神。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據說,戰國時期,楚國的大夫屈原流亡在外,生活十分艱苦。有一次,他在山林中遇到了一位老婦人,老婦人給他穿上了一件菟裘。屈原感激地說:“我既不能為國家效力,也不能顧及自己的形象,只能穿著這樣粗陋的衣裳了。”從此,菟裘成為了形容生活艱苦的比喻。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謂語+賓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雖然生活困苦,但仍然能夠勉強維持生計,真是菟裘之見。
2. 在那個貧窮的年代,大家都過著菟裘之生。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想菟絲制成的衣物,形象地想象一下菟絲的粗糙和簡陋,以及這種衣物在貧困環境中能夠勉強維持生計的意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菟裘相關的成語,比如“菟絲鹽車”(tú sī yán chē),意為用簡陋的交通工具運送貴重的鹽,形容艱苦的環境下仍能堅持努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爺爺告訴我,他小時候過得很艱苦,只能穿著菟裘去上學。
2. 初中生:雖然我們學校的設施比不上城里的,但我們還是能在菟裘條件下取得好成績。
3. 高中生:面對生活的艱辛,我們要像菟裘一樣,勉強維持生計,不放棄追求更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