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舟
成語(Idiom):柏舟
發音(Pronunciation):bǎi zhōu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比喻人的志向高遠,有追求,不甘平庸。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柏舟,指柏木所做的船,柏木具有堅固耐用的特點。成語柏舟比喻人的志向高遠,有追求,不甘平庸,意味著人們應該有遠大的目標和追求,并且不滿足于平庸的生活。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柏舟這個成語可以用于形容那些有遠大志向、追求卓越的人。在工作、學習、創業等場景中,可以用來鼓勵和贊美那些不甘平庸,追求卓越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柏舟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后漢書·楊震傳》。據傳,東漢末年,楊震曾任大將軍何進的幕僚,他在與何進的交往中,曾經說過:“君子志道,小人志地;君子以繪柏舟,小人以浮蕩。”意思是說君子追求高尚的道德境界,而小人只追求物質利益。這段話后來被人們引用為成語,成為表達追求卓越和高尚志向的代名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柏舟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柏”和“舟”兩個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一個柏舟之士,一直追求著更高的目標。
2. 這個年輕人志向遠大,真是一個柏舟之才。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柏舟”這個成語與堅固耐用的柏木聯系起來,形象地表達人們追求卓越、不滿足于平庸的意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你可以進一步了解相關的成語,如“志士仁人”、“雄心壯志”等,來拓寬對追求卓越和高尚志向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長大后要成為一名柏舟之士,為國家做出貢獻。
2. 初中生:只有那些有志向的人才能成為柏舟之才,實現自己的夢想。
3. 高中生:面對困難和挑戰,我們應該像柏舟一樣堅定追求自己的目標。
4. 大學生:作為大學生,我們要有柏舟之志,努力學習,成為有用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