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邊
基本解釋
(1).太陽的旁邊。猶言天邊。指極遠的地方。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夙惠》:“﹝ 晉元帝 ﹞問 明帝 :‘汝意謂 長安 何如日遠?’答曰:‘日遠。不聞人從日邊來,居然可知。’” 唐 李白 《望天門山》詩:“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宋 陳師道 《和彥詹題遠軒》:“開牕得遠意,興出杳冥間。芳草日邊路,片云天外山。”
(2).比喻京師附近或帝王左右。 唐 趙嘏 《送裴延翰下第歸覲滁州》詩:“ 江 上詩書懸素業,日邊門戶倚丹梯。” 唐 高蟾 《下第后獻高侍郎》詩:“天上碧桃和露種,日邊紅杏倚云栽。” 宋 楊萬里 《送丁卿季吏部赴召》詩:“吾州 史君 五十年,不曾召節來日邊。” 清 李漁 《風箏誤·請兵》:“羽書飛上九重天,佇望旌旗自日邊。”
成語(Idiom):日邊
發音(Pronunciation):rì biā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日出的地方,也指東方。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成語“日邊”是由漢字“日”和“邊”組成的,其中,“日”指太陽,也指日出的地方;“邊”指邊界、邊緣。整個成語的意思是指太陽升起的地方,也可引申為東方。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成語“日邊”常用于形容東方的地方、東方的事物,也可用來比喻某個地方或某個方向。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日邊”最早出現在《左傳·僖公二十二年》中,原文是:“寧戚成子謂寧戚曰:‘吾聞之,日邊無兵,庶人無事;日邊有兵,庶人有事。’”這句話是寧戚成子在勸告寧戚時說的,意思是說在國家邊界安寧的時候,普通人民就沒有戰亂的事情了;而當國家邊界有兵戎相爭的時候,普通人民就會陷入戰亂之中。后來,這句話的意義逐漸演變為指東方。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謂語+賓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故鄉就在日邊,風景美麗。
2. 他一直向往著日邊的土地,決定去東方發展。
3. 這個城市位于日邊,是一個經濟繁榮的地方。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日邊”聯想為太陽升起的地方,也就是東方來記憶這個成語。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東方相關的成語,如“東山再起”、“東方不敗”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家的窗戶正對著日邊,每天早上都能看到太陽升起。
2. 初中生:我夢想有一天能去日邊的國家旅游,感受異國風情。
3. 高中生:在大學里,我希望能選擇一個在日邊的城市讀書,體驗不同的文化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