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棄之敝屣(qì zhī bì xǐ)
發音(Pronunciation):qì zhī bì xǐ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把已經穿破破爛的鞋子丟棄了,比喻對人或事物不再重視,不再珍惜。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棄之敝屣這個成語由“棄之”和“敝屣”兩個詞組成。“棄之”意為丟棄;“敝屣”意為破損的鞋子。整個成語的意思是把已經穿破破爛的鞋子丟棄了,比喻對人或事物不再重視,不再珍惜。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通常用來形容對某人或某事物不再重視、不再珍惜。可以用于描述一個人對感情、友誼、承諾等的輕視或背棄,也可以用來形容對一件事情的不再關心或不再認真對待。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記載了這個成語的故事。故事中,屈原是楚國的大臣,他的忠誠和智慧備受楚王贊賞。然而,后來有人誹謗屈原,楚王對他的忠誠感到懷疑,不再重視他。屈原感到非常失望,于是寫了一首《離騷》來表達他的心情。其中有一句詩:“棄之敝屣,德音莫違。”意思是“你拋棄了我,就像丟棄了破鞋一樣,這不符合仁德之道。”屈原通過這句詩表達了自己對楚王的失望和對忠誠的堅持。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謂結構,由“棄之”和“敝屣”兩個部分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曾經是我的好朋友,但現在對我棄之敝屣。
2. 這個公司沒有珍惜他的才華,對他棄之敝屣。
3. 他對自己的承諾棄之敝屣,讓我很失望。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住這個成語。想象一個人把自己穿破的鞋子扔掉,表示對某人或某事物不再重視、不再珍惜的意思。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關于屈原和《離騷》的故事,可以深入理解這個成語的含義和背后的文化內涵。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把寫錯的字棄之敝屣,重新寫了一遍。
2. 初中生:他對他的初戀情人棄之敝屣,轉而追求新的對象。
3. 高中生:這個學生對學習不再認真,把功課棄之敝屣。
4. 大學生:他對他的老朋友棄之敝屣,轉而交新朋友。
5. 成年人:他對自己的夢想棄之敝屣,選擇了一個安穩的工作。
希望以上學習指南對您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