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部
基本解釋
猶州郡。 南朝 梁 沉約 《齊故安陸昭王碑》:“軍麾命服之序,監督方部之數,斯固國史之所詳,今可得略也。” 章炳麟 《訄書·分鎮匡謬》:“ 李綱 始有分鎮之議,雖不竟行, 南宋 卒賴是以完其方部。”參見“ 方州 ”。
英文翻譯
1.quadrate part; pars quadrata
成語(Idiom):方部
發音(Pronunciation):fāng b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方部是一個漢字成語,表示各個方面、各個部分。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方部由兩個字組成,方和部。方意為方向、方位,部意為部分、部門。方部的基本含義是指涉及到各個方面、各個部分的事物。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方部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事物或問題涉及到各個方面、各個部分,或者用來表達一個人的知識廣泛、全面。例如,我們可以說一個計劃考慮了方方面面,或者一個人是一個全面發展的人,懂得方方面面的知識。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方部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典籍《易經》。《易經》是一本古老的哲學經典,其中有一篇叫做《系辭》的文章,其中有一句話“方以類聚,物以群分”(意思是相同的東西聚在一起,不同的東西分開)。這句話意味著事物的分類和歸類,也暗示了事物是由各個方面、各個部分組成的。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方部是一個二字成語,由“方”和“部”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計劃考慮了方方面面,非常全面。
2. 他是一個方方面面都很有知識的人。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方部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方形的圖形被劃分成了不同的部分,每個部分代表不同的方面,從而形成了方部。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方部成語感興趣,可以進一步學習《易經》,了解更多關于事物分類和歸類的哲學思想。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們的學校有很多方部,有圖書館、游泳池、操場等。
2. 初中生:這本書介紹了方方面面的知識,包括歷史、地理、科學等。
3. 高中生: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需要從各個方部入手,分析每個部分的影響。
4. 大學生:作為一名綜合素質很高的人,他懂得方方面面的知識,無論是藝術、科學還是經濟。
希望以上的學習指南對你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