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采
成語(Idiom):異采(yì cǎi)
發音(Pronunciation):yì cǎ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異采指的是不同的顏色或品種。也可用來形容異乎尋常或與眾不同。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異采一詞由兩個漢字組成,異意為不同或特殊,采意為顏色或品種。異采一詞形容物體的顏色或品種與常見的不同,或形容人的行為、思想與眾不同。它強調了與常規或普通事物的差異,具有一種獨特和特殊的意味。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異采一詞在日常生活和文學創作中經常使用。它可以用來形容物體的顏色或品種與眾不同,也可以用來形容人的行為、思想與眾不同。例如,你可以用異采來形容一幅畫的色彩豐富多樣,或形容一個人的舉止與眾不同。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異采一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文學作品。它最早出現在《史記·趙世家》中,形容趙武靈王的皮膚顏色與眾不同,由此引申為與眾不同的意思。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異采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幅畫的色彩異采,令人賞心悅目。
2. 他的思想觀念與眾不同,總是能給人帶來新的啟發。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
1. 將異采分解為異(不同)和采(顏色),形象地聯想到不同的顏色或品種。
2. 與異采相關的場景,如一幅色彩斑斕的畫作或一個與眾不同的人,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
1. 學習其他與顏色或品種相關的成語,如異彩紛呈、異香撲鼻等。
2. 探索異采在不同文學作品和詩歌中的應用,了解它的豐富含義和使用方式。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5-12歲):這朵花的顏色異采,非常漂亮。
2. 初中生(13-15歲):他的思想異采,經常有新奇的想法。
3. 高中生(16-18歲):這幅畫的色彩異采,給人以視覺沖擊。
4. 大學生及以上(18歲以上):這個創意與眾不同,異采之舉讓人印象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