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葵
成語(Idiom):采葵(cǎi kuí)
發音(Pronunciation):cǎi kuí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行動迅速,辦事敏捷。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成語“采葵”源于《論語·陽貨》:“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其中“采葵”是指回回答孔子的問題時,一邊采摘葵菜一邊回答。成語中的“采葵”比喻人行動迅速,辦事敏捷,不因外界困擾而改變自己的心情。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人的行動迅速,辦事敏捷的情況。可以用于贊美一個人的聰明才智和應變能力。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據說,孔子曾經問回:“你在陋巷中的生活中,為什么如此快樂?”回回答說:“我只有一簞食,一瓢飲,但是我能在采葵的時候忘記憂愁。”孔子聽后贊嘆不已,認為回的心態非常值得學習,于是用“采葵”來形容回的行動迅速,辦事敏捷的能力。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詞 + 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辦事效率真是采葵般的快。
2. 這個團隊的成員都很采葵,工作效率非常高。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采葵”與行動迅速、辦事敏捷的形象聯系起來,想象自己像采摘葵菜一樣迅速地行動。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行動迅速、辦事敏捷相關的成語,如“捷足先登”、“馬到成功”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說我們上課要采葵般迅速回答問題。
2. 初中生:他在比賽中表現得非常采葵,獲得了第一名。
3. 高中生:為了提高工作效率,我們應該學會采葵的精神。
4. 大學生:她在實習期間表現出了采葵般的能力,得到了老板的贊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