爻象
基本解釋
(1).《周易》中六爻相交成卦所表示的事物形象。《易·繫辭下》:“爻象動乎內,吉兇見乎外。” 孔穎達 疏:“言爻者,效此物之變動也;象也者……言象此物之形狀也?!?br>(2).《周易》中的爻辭和象辭。泛指《易傳》。 三國 魏 劉劭 《<人物志>序》:“是以圣人著爻象,則立君子小人之辭?!?晉 葛洪 《抱樸子·嘉遁》:“是以高尚其志,不仕王侯,存夫爻象?!?南朝 梁 沉約 《謝齊竟陵王教撰高士傳啟》:“竊聞高尚其事,義光爻象;賢者避世,聲煥典墳。”
(3).《易·繫辭下》云,“爻象動乎內,吉兇見乎外”,后因以“爻象”指吉兇。 清 陳夢雷 《抒哀賦》:“掩涕而正襟兮,重搜爻象於窈冥?!?br>(4).形跡?!度辶滞馐贰返诙换兀骸?浦郎 恐他走到庵里,看出爻象?!?/p>
成語(Idiom):爻象 (yáo xiàng)
發音(Pronunciation):yáo xià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爻象是指《易經》中的卦象,也可以泛指事物的形態和變化。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爻象是由陰爻和陽爻組成的八卦圖形,用于解釋事物的變化和發展趨勢。在《易經》中,爻象是通過拋三枚銅錢得到的,正面朝上的是陽爻,反面朝上的是陰爻。爻象的變化可以通過卦辭和爻辭進行解讀。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爻象通常用于預測和解讀未來的變化趨勢,可以用于個人命理、風水、農業、政治等方面。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用來形容事物的變化和發展。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爻象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易經》。《易經》是中國古代最重要的哲學著作之一,其中的卦象和爻辭被視為預測和解讀未來的工具。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爻象是一個名詞,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通過研究爻象來預測未來的發展趨勢。
2. 這個企業正處在一個爻象變化的關鍵時期。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爻象的兩個字分別記憶,爻可以聯想為《易經》中的卦象,象可以聯想為事物的形態和變化。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
- 了解更多關于《易經》和卦象的知識,深入學習爻象的應用和解讀方法。
- 學習其他與爻象相關的成語,如“卦象萬變”、“變化莫測”等。
- 閱讀有關爻象的相關書籍和文章,了解更多關于爻象的文化和歷史背景。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幼兒園學生:爺爺給我講了一個關于爻象的故事。
2. 小學生:我們學校舉辦了一個關于爻象的展覽。
3. 初中生:老師教我們如何利用爻象來預測未來的趨勢。
4. 高中生:我正在研究爻象的變化規律,希望能夠應用到我的科研項目中。
5. 大學生:我在論文中討論了爻象在農業領域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