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老
成語(Idiom):卻老
發(fā)音(Pronunciation):què lǎ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年紀大,身體衰老。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卻,本義為轉身,引申為遠離、遠去。老,指年紀大、年老體衰。卻老形容人年齡大,身體虛弱,行動不便,精神衰退。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年紀大、身體衰老的人,也可以用來形容精神頹廢、衰退的狀態(tài)。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昭公二十七年》中有一則故事,魯國的仲尼(孔子)一次去拜訪鄒國的公孫丑。公孫丑見到仲尼后,覺得自己年紀大了,身體衰老,不如從前精神煥發(fā),于是感慨地說:“我雖然年老了,但是還能保持精神,不像其他老人那樣衰退。”這段話被后人引申為“卻老”。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賓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雖然年紀大了,但是精神頭還很好,一點也不卻老。
2. 老人家已經(jīng)七十多歲了,身體也開始卻老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lián)想成“卻老”和“鶴老”,鶴是長壽的象征,所以卻老可以理解為人像鶴一樣長壽。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與卻老相關的詞語和成語,如“年老體衰”、“衰老”、“精神頹廢”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奶奶雖然卻老了,但是每天還能帶我去公園玩。
2. 初中生:老師雖然已經(jīng)卻老了,但是他的教學精神依然很好。
3. 高中生:爺爺雖然卻老了,但是他的經(jīng)驗和智慧還是非常寶貴的。
4. 大學生:盡管人們會卻老,但是我們要保持積極向上的生活態(tài)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