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守
成語(Idiom):看守
發音(Pronunciation):kàn shǒu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守衛、監視、保管等。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看守是一個動詞,表示守衛、監視或保管某人或某物,以確保安全或順利進行。它常用于描述守衛崗位、看管囚犯或保護財產等情況。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看守這個成語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頻率較高,可以用于描述以下場景:
1. 描述警衛、保安等人守衛崗位,保護公共安全。
2. 描述看護病人、照顧老人等照料他人的情況。
3. 描述看管囚犯、監視犯罪嫌疑人等法律執法場景。
4. 描述保護財產、看管重要物品等保管工作。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暫無相關故事起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詞 + 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被派去看守博物館的珍貴文物。
2. 警察每天都要看守街道的安全。
3. 她負責看守病房,確保病人得到及時照料。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該成語與守衛的形象聯系起來,想象自己站在一個高塔上,看守著周圍的一切,保護安全。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看守相關的成語,如“守株待兔”、“守口如瓶”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我看守著家門,不讓陌生人進來。
2. 初中生(13-15歲):警察需要看守街道,確保市民的安全。
3. 高中生(16-18歲):他被派去看守博物館的文物,保護文化遺產的安全。
4. 大學生及以上:獄警每天都要看守囚犯,維持監獄的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