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潦
成語(Idiom):涂潦(tú lào)
發音(Pronunciation):tú là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書法或繪畫潦草、涂抹不清楚。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涂潦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涂指的是用筆涂抹,潦指的是潦草、模糊。涂潦形容書法或繪畫時筆觸潦草、涂抹不清楚,缺乏精細和準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涂潦常用于形容書法或繪畫不細膩、不精確的情況。也可以用于形容寫字或做事不認真、馬虎的態度。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用涂潦這個成語來批評某人的書法或繪畫技藝不夠好,也可以用來形容某人對待工作或學習的態度不夠認真。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涂潦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后漢書·馬援傳》中。據傳馬援是東漢末年的一位將軍,他善于書法,每一次寫字都非常認真,字跡工整。有一次,馬援受到了一位朋友的請托,要為他寫一封信。由于馬援忙于軍務,沒有仔細寫,結果字跡潦草,涂抹不清楚。朋友看到信后非常失望,因此用涂潦來形容文字潦草、涂抹不清楚的情況。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涂潦是一個動賓短語,由動詞“涂”和名詞“潦”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字寫得太涂潦了,根本看不清楚。
2. 這幅畫的線條太涂潦了,缺乏準確和細膩。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的方式來記憶涂潦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在寫字或畫畫時,手抖得很厲害,結果字跡或畫面非常潦草、涂抹不清楚。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書法或繪畫相關的成語,如“字跡模糊”、“畫龍點睛”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我的書寫太涂潦了,需要更加認真練習。
2. 初中生(13-15歲):他的畫畫技巧太涂潦了,需要多加練習和提高。
3. 高中生(16-18歲):老師批改我的作文時說我字寫得太涂潦了,需要提高字跡的工整度。
4. 大學生及以上(18歲以上):這幅畫的線條過于涂潦,缺乏準確和細膩,需要更多的練習和磨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