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絡
成語(Idiom):盤絡(pán luò)
發音(Pronunciation):pán luò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盤絡指事物錯綜復雜,紛繁雜亂的樣子。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盤絡形容事物錯綜復雜、紛繁雜亂,難以理清。又可用來形容思維紛亂、困惑不解。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盤絡常用于形容事物復雜、混亂,或者描述某人思維混亂、困惑不解的狀態。可以用來形容工作中的繁瑣事務、生活中的紛擾煩惱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記·孔子世家》記載,孔子的學生曾子問他關于治國理政的問題,孔子回答說:“治理國家就像盤絡一樣,錯綜復雜,紛繁雜亂。”從此以后,盤絡成為了形容事物復雜、紛繁雜亂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盤絡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沒有特定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項目的工作量非常大,各個環節都盤絡得讓人頭疼。
2. 他的思維一直很盤絡,總是跳躍性地思考問題。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盤絡形象化為一張錯綜復雜的迷宮地圖,用來表示事物復雜、紛繁雜亂的含義。可以通過想象迷宮中迷路、無法找到出口的情景來記憶這個成語。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盤絡相關的成語,如盤根錯節、紛繁復雜等,以豐富詞匯量和理解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今天的作業太多了,我覺得好盤絡,都不知道從哪里開始做。
2. 初中生(13-15歲):這個數學題太盤絡了,我完全不知道怎么解答。
3. 高中生(16-18歲):這篇文章的結構太盤絡了,我讀得有點暈。
4. 大學生及以上:這個研究課題的數據分析很盤絡,需要仔細整理和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