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慊
基本解釋
猶丹誠。 南朝 梁 任昉 《為齊明帝讓宣城郡公第一表》:“ 鉅平 之懇誠必固, 永昌 之丹慊獲申。” 唐 陳子昂 《為副大總管蘇將軍謝罪表》:“白骨再榮,丹慊未泯。” 唐 劉禹錫 《代謝平章事表》:“臣恪居官次,遐守藩維,不獲伏謝彤庭,陳露丹慊。”
成語(Idiom):丹慊
發音(Pronunciation):dān qiǎ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臉色紅潤而充滿朝氣。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丹慊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丹”指的是紅色,代表臉色紅潤;“慊”指的是朝氣蓬勃,代表充滿活力。因此,丹慊形容一個人的臉色紅潤、健康,并且充滿朝氣。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丹慊常用于形容人的臉色紅潤、精神煥發的情況。可以用來贊美一個人的身體健康,或者形容一個人精力充沛、積極向上的狀態。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根據史書記載,丹慊最早出現在《史記·卷一百三十二·孔子世家》中。當時,孔子的弟子曾向他請教如何保持身體健康和精神煥發的方法,孔子回答說:“常慊其丹,不可復加也。”意思是要經常保持臉色紅潤,不要過度操勞。后來,這句話演變成了成語“丹慊”。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丹慊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她每天早上鍛煉身體,所以看起來丹慊異常。
2. 這位老人雖然年過七旬,但是他的臉色卻丹慊如少年。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丹慊”與“紅潤”和“朝氣蓬勃”這兩個詞聯系起來,紅潤代表臉色好,朝氣蓬勃代表精神旺盛。通過聯想和反復記憶,可以幫助記住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健康、精神煥發相關的成語,如“氣定神閑”、“神采奕奕”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每天都吃水果和蔬菜,所以我的臉色丹慊。
2. 初中生:他參加了校運動會,跑得非常快,看起來丹慊異常。
3. 高中生:她每天早上鍛煉身體,所以她的臉色丹慊如少年。
4. 大學生:盡管他每天工作很忙,但他的臉色依然丹慊,看起來很有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