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考
基本解釋
檢查,考核。 宋 曾鞏 《比部制》:“內外經費之事,總於句考之司,郎實主之,位重省闥。”《宋史·神宗紀二》:“命中書句考四方詔獄。”《續資治通鑒·元世祖至元二十二年》:“謬言 阿哈瑪特 家資隱寄者多,如盡得之,可資國用,遂句考捕繫,連及無辜,京師騷動。”
成語(Idiom):句考(jù kǎo)
發音(Pronunciation):jù kǎ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對待問題、事物時要有全面、周詳的考慮,不能片面、草率。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句考是由“句”和“考”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句”指句子,表示要全面、周詳地考慮問題;“考”指考察,表示要仔細思考。成語的意思是在對待問題、事物時要有全面、周詳的考慮,不能片面、草率。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句考常用于提醒人們在處理問題時要全面考慮各個方面,避免片面、草率的行為。可以用于工作、學習、生活等各個場景中。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句考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不是很明確,但可以通過成語的詞義來理解。古人認為,一個句子或一段話的表達應當全面、周詳,不能片面、草率。因此,句考這個成語就是提醒人們在表達時要有全面考慮的意思。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謂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做決策之前,我們要先句考一下,不要草率行事。
2. 這個問題很復雜,我們需要句考一下,再做決定。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句考”拆分為“句”和“考”兩個字,分別代表全面考慮和仔細思考。通過拆解和理解每個字的意思,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思考、決策相關的成語,如“深思熟慮”、“權衡利弊”等,以擴大詞匯量和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在寫作文的時候,要句考一下,把自己的想法都寫進去。
2. 初中生:在選擇課外活動時,要句考一下自己的興趣和能力,不要隨便參加。
3. 高中生:在選大學專業時,要句考一下自己的興趣、就業前景等因素,做出明智的選擇。
4. 大學生:在做畢業設計時,要句考一下實際可行性和研究的深度,不能草率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