鹵田
成語(Idiom):鹵田(lǔ tián)
發(fā)音(Pronunciation):lǔ tiá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不肯付出努力,只想輕松得到好處的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鹵田一詞源自古代耕地的耕作方式。在古代,農(nóng)民需要對土地進行耕作和施肥,以獲得豐收。而鹵田則是指農(nóng)民只在地表撒一層鹽,然后等待雨水沖刷,不付出實際努力,卻希望土地自動變肥沃,獲得好收成。因此,鹵田成語用來形容那些不肯付出努力,卻期望輕松獲得好處的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鹵田這個成語通常用于批評那些不肯付出努力,卻想輕松得到好處的人。可以用于諷刺、批評和教育的場景中。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鹵田這個成語最早出現(xiàn)在《史記·李斯列傳》中。故事講述了秦國的李斯在齊國當(dāng)官時,看到齊國的土地肥沃,便向齊王提議可以將齊國的土地鹵化,以達到快速獲得豐收的效果。但齊王并沒有采納這個建議,因為他知道只有付出真正的努力,才能獲得真正的收獲。
成語結(jié)構(gòu)(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動詞+賓語,其中主語為人,動詞為鹵化,賓語為田地。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總是希望輕松得到好處,真是個典型的鹵田。
2. 不努力工作,卻想升職加薪,簡直就是鹵田的表現(xiàn)。
3. 好的成績需要付出努力,不要成為一個鹵田。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lián)想記憶來記住鹵田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農(nóng)民只在田地上撒一層鹽,然后坐在旁邊等待收獲,這樣的場景會讓你聯(lián)想到鹵田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xué)習(xí)(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xué)習(xí)其他與努力和付出相關(guān)的成語,如“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努力不一定成功,但不努力一定不會成功”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xué)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xué)生(6-12歲):他總是不愿做作業(yè),卻希望考試能取得好成績,真是個鹵田。
2. 初中生(13-15歲):他從來不參加課外活動,卻希望能被選為班級的學(xué)習(xí)委員,簡直就是個鹵田。
3. 高中生(16-18歲):他從來不復(fù)習(xí)功課,卻希望能考上理想的大學(xué),真是個典型的鹵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