弒虐
成語(Idiom):弒虐(shì nüè)
發音(Pronunciation):shì nüè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暴虐殘忍地殺害或迫害人民。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弒虐一詞由“弒”和“虐”兩個字組成。其中,“弒”意為殺害親屬或君主,也可以指傷害或背叛;“虐”意為殘酷、兇暴。合在一起,表示以殘酷、兇暴的手段殺害或迫害人民。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該成語在描述暴政、殘暴統治、迫害等情況時常用,可以用來形容暴君對百姓的殘酷統治,或者形容兇手對受害者的殘忍殺害。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昭公二十四年》記載了一個故事,春秋時期,齊國有一個叫子貢的大臣,他的妻子被暴君所害。子貢為了報仇,決定用計殺死暴君。他在一次宴會上,將暴君灌醉,然后用刀將其殺死。這個故事中的“弒虐”一詞,就是指子貢通過暴力手段殺死暴君。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賓結構,由動詞“弒”和賓語“虐”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王朝的統治者以弒虐百姓而聞名于世。
2. 歷史上有許多弒虐者最終都遭到了報應。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弒虐”聯想為一把血腥的刀,用來殺害和虐待人民,這樣可以幫助記憶該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相關成語,如“暴虐”、“殘暴”等,可以幫助加深對“弒虐”這一成語的理解和運用。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那個壞人弒虐了小動物,我們要保護它們。
2. 初中生:歷史上有很多暴君弒虐百姓,他們的統治是殘暴的。
3. 高中生:小說中的反派角色以弒虐百姓為樂,他們是邪惡的化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