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苗
成語(Idiom):扶苗
發音(Pronunciation):fú miá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扶苗是指扶持幼苗,比喻在成長初期給予幫助和保護。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成語“扶苗”出自《戰國策·魏策四》:“夫以扶苗助長者,非以為苗多也,欲其不拔耳。”意思是說,扶苗并不是為了讓苗木茂盛,而是為了防止它們被拔掉。這個成語形象地比喻了在事物剛剛開始發展的時候給予幫助和保護,以促進其良好的發展。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成語“扶苗”通常用于形容在事物剛剛開始發展的階段,需要給予幫助和保護。例如,可以用于描述教育、科技、經濟等領域中對于新生事物的扶持和培育。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戰國策·魏策四》中的這個成語故事,講述了一個農夫為了保護剛種下的幼苗,夜間用繩子扶持住苗木,以防止它們被風吹倒。這個故事成為了成語“扶苗”的來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成語“扶苗”的結構是“動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新興產業的發展初期,需要政府給予扶苗的政策支持。
2. 作為一名老師,我們要及時發現學生的潛力,給予他們扶苗的教育。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扶苗”與保護幼苗的形象聯系起來,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可以想象自己是一位農夫,為了保護剛剛種下的幼苗,用繩子扶持住它們,防止它們被風吹倒。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你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保護和幫助相關的成語,例如“扶危濟困”、“扶搖直上”等,以豐富你的成語知識。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8歲):老師在課堂上扶苗,幫助我們理解難題。
2. 初中生(14歲):社會需要給予創新企業扶苗,推動經濟發展。
3. 高中生(17歲):政府出臺政策,為初創公司提供扶苗資金支持。
4. 大學生(20歲):作為大學生,我們要為社會發展做出貢獻,給予創業者扶苗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