縛袴
成語(Idiom):縛袴(fù kū)
發音(Pronunciation):fù k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身體被束縛,行動不便。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縛袴是由兩個詞組成的成語,縛意為束縛,袴指古代士人的褲子。因為褲子緊貼身體,所以比喻行動不便。成語中的“縛袴”用來形容人被困或受到限制,無法自由行動。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常用于形容人在某種情況下無法自由行動,被限制或受到束縛的狀態。可以用來形容被困在困境中無法擺脫的人,也可以用來形容受到約束無法自由發展的個人或組織。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縛袴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莊子·外物》篇。相傳,有一位叫做繆子的人,他一直想成為一位偉大的學者。然而,他的家境貧寒,無法出國留學。于是,他給自己縫制了一條袴子,以示對學問的執著。然而,袴子太緊,使得他行動不便,無法自由發展。這個故事引申出了“縛袴”的意義。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縛袴是由兩個詞組成的成語,表示被束縛、行動不便的狀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因為經濟困難,一直被縛袴在家,無法實現自己的夢想。
2. 這個組織的發展受到了各種限制,一直處于縛袴的狀態。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想成一個人穿著緊身褲,因為褲子太緊,行動不便,被束縛住了。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
1. 了解其他類似意義的成語,如“束手無策”、“束縛自己”等。
2. 學習其他與限制、束縛相關的成語,如“羈絆”、“桎梏”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感到很難過,因為我生病了,被縛袴在家,無法和同學們一起玩耍。
2. 初中生:我的父母一直對我的學習要求很嚴格,我覺得有些受到了縛袴的束縛。
3. 高中生:我想要出國留學,但是因為經濟原因,一直被縛袴在國內無法實現我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