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金枝
基本解釋
戲曲傳統(tǒng)劇目。敘唐代汾陽王郭子儀壽辰,眾子婿前來拜壽。三子郭曖之妻升平公主自恃尊貴不至,郭曖回府怒打公主。公主向唐皇哭訴,郭子儀也綁子上殿請罪,唐皇反勸解小夫妻和好。許多劇種有此劇目,或名《滿床笏》、《福壽山》等。
成語(Idiom):打金枝(dǎ jīn zhī)
發(fā)音(Pronunciation):dǎ jīn zh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通過結婚等方式與有權勢、有財富的人家聯(lián)姻,以謀求自身地位、財富的提升。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打金枝這個成語中的“金枝”指的是權貴、富有的人家,而“打”則表示通過結婚等方式與這些人家聯(lián)姻。成語含有貶義,通常指某人通過婚姻來謀取自身利益,而不是真正出于愛情或真心。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某人為了利益而與有權勢、有財富的人結婚,或者指某人利用他人的財富或地位來提升自己的社會地位。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打金枝”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的婚姻習俗。在古代,為了謀求財富和地位的提升,一些人會通過結婚與有權勢、有財富的人家聯(lián)姻。這種行為被認為是不道德的,因為它并不是出于真心和愛情,而是出于個人利益。因此,人們開始使用“打金枝”這個成語來形容這種行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詞+名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她為了提升自己的社會地位,不惜打金枝嫁給了一個有權勢的人。
2. 他并不是真心愛她,只是為了打金枝才和她結婚的。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打金枝”想象成一個人用手中的金枝去敲打,以表示他為了財富和地位而不擇手段。這樣的形象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中國古代的婚姻習俗,以及其中的社會背景和道德觀念。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媽媽說,有的人為了打金枝,不顧別人的感受,只顧自己的利益。
2. 初中生:我們學校有個同學的家庭很有錢,他總是穿名牌衣服,大家都說他是為了打金枝才這樣。
3. 高中生:現(xiàn)在社會上有很多人為了打金枝,不顧對方的感受,只為了自己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