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賾
基本解釋
討究隱微。 唐 岑參 《入劍門作寄杜楊二郎中》詩:“高文出《詩》《騷》,奧學窮討賾?!?/p>
成語(Idiom):討賾
發音(Pronunciation):tǎo zé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通過行賄、賄賂等手段獲取不義之財。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討賾出自《史記·劉敬列傳》:“劉敬謂陳平曰:‘君公既以討賾為名,而又專恣于酒,不可久任也?!庇戀懺赣懛ジ顡貐^的賊寇,后來引申為通過不正當手段獲取財物。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描述以非法或不道德的方式獲取財富的行為,用以批評貪污腐敗、行賄受賄等不良現象。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討賾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歷史。根據《史記·劉敬列傳》記載,當時劉敬對陳平說:“君公既以討賾為名,而又專恣于酒,不可久任也。”這句話意味著陳平雖然以討伐賊寇為名,但實際上卻沉迷于享樂,不適合長期擔任重要職務。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討賾是一個動賓結構的成語,由動詞“討”和名詞“賾”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位官員以討賾為名,私下里收受了大量賄賂。
2. 不要以為通過討賾就能輕松獲取財富,這是不道德的行為。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的方式記憶這個成語??梢詫ⅰ坝戀憽迸c“套則”進行聯想,表示通過一系列的手段和規則來獲取財富。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中國古代的貪污腐敗現象,以及相關的法律法規。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們討賾的行為違法了,應該受到懲罰。
2. 初中生:我們要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不能通過討賾來獲取財富。
3. 高中生:政府應該加大力度打擊討賾行為,維護社會的公平正義。
4. 大學生:我們作為年輕人,應該拒絕參與任何討賾的活動,保持清白的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