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納
基本解釋
(1).廣泛采納。《晉書·張寔傳》:“偃聰塞智,開納羣言。”
(2).見“ 開內 ”。
(3).接納,允許往來通好。 宋 王安石 《與趙卨龍圖書》:“議者多言遽欲開納西人,則示之弱,彼或崛強。以事情料之,殆不如此。” 宋 陸游 《蠟彈省札》:“應有據以北州郡歸命者,即其所得州郡,裂土封建……機會之來,時不可失,各宜勇決,以稱朝廷開納之意。”《續(xù)資治通鑒·宋仁宗慶歷六年》:“朝廷開納 夏國 ,本欲寬財息民。”
成語(Idiom):開納
發(fā)音(Pronunciation):kāi nà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心胸廣闊,能夠接納各種不同的意見、觀點、人物等。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開納是由“開”和“納”兩個字組成的成語。開指開闊、廣泛,納指接納、容納。開納這個成語形容一個人的心胸寬廣,能夠容納各種不同的意見、觀點、人物等。它強調了一個人具有寬容包容的品質,不以己見為中心,能夠接納他人的不同意見和存在。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開納這個成語常用于形容一個人的胸懷寬廣,能夠包容各種不同的意見和觀點。在團隊合作、領導管理、人際關系等方面,開納的品質都是非常重要的。例如,一個領導如果能夠開納不同的意見和建議,會更容易得到團隊成員的支持和合作;一個人如果能夠開納他人的存在和觀點,會更容易與他人建立良好的關系。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開納這個成語的故事并沒有明確的起源,但它是中國古代文化中的一種價值觀念。中國古代儒家思想強調人的修養(yǎng)和道德品質,其中包括開放包容的心胸。因此,開納這個成語體現了中國古代文化中的一種重要價值觀念。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開納是一個形容詞性的成語,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開納心胸使他能夠接納各種不同的意見。
2. 作為一個領導,你應該有開納的品質,能夠理解和容納下屬的想法和建議。
3. 只有開納的心胸,才能與他人真誠交流,達到更好的溝通效果。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記憶開納這個成語可以聯想“開門納客”。開納的意思就像是一個開著門的房子,可以接納各種不同的客人。通過與“開門納客”類似的形象聯想,可以幫助記憶開納這個成語的含義和用法。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開納這個成語感興趣,可以進一步學習中國文化中的其他價值觀念和成語。例如,謙虛、誠信、尊重等都是中國文化中重要的價值觀念,對于人際關系和個人修養(yǎng)都有著重要的影響。通過學習這些成語和價值觀念,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國文化和思維方式。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是一個開納的朋友,總是愿意聽取我們的意見。
2. 初中生:作為一個班級的班長,我要具備開納的品質,能夠接納不同的同學。
3. 高中生:在大學里,我們應該擁有開納的心態(tài),尊重每個人的不同觀點。
4. 大學生:作為一個社團的負責人,我要開納不同的想法,為團隊帶來更多的創(chuàng)新。
5. 成年人:在職場上,我們需要開納的胸懷,與不同背景的同事合作共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