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斧
成語(Idiom):資斧(zī fǔ)
發音(Pronunciation):zī fǔ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比喻有才能的人能夠善用工具,取得更大的成就。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成語“資斧”由兩個字組成,其中“資”指才能或資質,“斧”指斧頭或工具。成語的含義是指有才能的人能夠善用工具,取得更大的成就。它強調了才能的重要性以及善用工具的能力。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有才能的人善于利用各種工具或資源,能夠取得更大的成功。可以用來贊美有才能的人或提醒人們要善于利用資源來實現自己的目標。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晉書·劉琨傳》中有一則故事,說劉琨曾經被誣陷入獄,而他的妻子為了救他,拿出了自己的首飾去賄賂獄卒。獄卒看到了這些貴重的東西,便放走了劉琨。劉琨事后感慨地說:“我有才能,就像有一把利斧,但是沒有使用的機會,就像沒有斧柄。而你有斧柄,卻沒有斧頭。只有我們兩個合作,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就。”于是就有了“資斧”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動詞+賓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一把有才能的資斧,能夠善用各種資源來實現自己的目標。
2. 只有懂得善用工具的人,才能成為一把真正的資斧。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有才能的人手持一把利斧,善于運用這個工具來取得成功的場景。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其他類似的成語,如“才高八斗”、“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說,只有學習努力的孩子才能成為一把資斧,能夠利用知識來做好各種事情。
2. 初中生:我覺得我的數學老師就是一把資斧,她總是能夠巧妙地運用各種方法來解決數學難題。
3. 高中生:大家都說他是一把資斧,他不僅在學術上有很高的成就,還能夠善用各種機會來實現自己的目標。
4. 大學生:我覺得自己還不是一把資斧,但我會努力學習,爭取成為一名有才能的人,能夠善用工具來取得更大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