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脯
成語(Idiom):豆脯(dòu fǔ)
發音(Pronunciation):dòu fǔ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的心地純良、沒有私心,也形容人品高尚、道德品質優良。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豆脯,古代指用豆腐制成的脯肉。這個成語比喻人的心地純潔,沒有私心雜念,形容人品高尚、道德品質優良。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人的品行高尚,為人正直無私,以及對人的贊美和褒獎。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豆脯”最早出現在南朝梁代的《蕭子良集》中。其中有一則故事講述了梁武帝蕭衍(xiāo yǎn)與蕭子良(xiāo zǐ liáng)之間的對話。蕭衍問蕭子良:“我這個當皇帝的,你怎么看?”蕭子良回答說:“陛下就如同豆腐,我等臣子就是豆脯,越往上越要清白,否則就會感染到下面的豆脯?!币馑际钦f,作為皇帝,陛下的品行應該高尚純潔,否則就會影響到下面的臣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 + 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為人正直無私,真是個豆脯之人。
2. 她的品行高尚,堪稱豆脯之女。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豆脯”形象化為純白的豆腐,表示純潔無私的品行。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道德品行相關的成語,如“清廉自守”、“廉潔奉公”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是一個很好的同學,對別人總是很友好,真是個豆脯之人。
2. 初中生:老師說他是個品行端正的學生,是我們班的豆脯之人。
3. 高中生:他不僅學習成績優秀,而且為人正直無私,真是個豆脯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