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華
基本解釋
白色的花?!?a href="/r_ci_38f05a469e9df6e77baf9f1f75c10010/" target="_blank">山海經·大荒南經》:“ 蓋猶之山 者,其上有甘柤,枝榦皆赤,黃葉,白華,黑實?!?晉 束晳 《補亡》詩之二:“白華朱萼,被於幽薄?!?宋 蘇軾 《四月十一日初食荔支》詩:“南村諸楊北村盧,白華青葉冬不枯?!?明 唐寅 《落花》詩之八:“白華垂柳弄新晴,紫背浮萍細點生?!?br>指反對革命政權而叛離祖國逃亡外國的華人。 聶紺弩 《論白華》:“在幻想家的腦子里,決沒有走投無路這回事,于是來了新的憧憬:做白華。” 蕭乾 《一本褪色的相冊·往事三瞥》:“今天,只覺得感情的基礎比那時深厚了,想的積極了--不止是不當白華,而是要把自己投入祖國重生這一偉大事業中。”
成語(Idiom):白華(bái huá)
發音(Pronunciation):bái huá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沒有結果、沒有成就的華美外表。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白華是由“白”和“華”兩個字組成的成語,表示外表華麗卻沒有實質內容或成就。這個成語常用來形容表面看起來很美好,但實際上毫無價值或成果的事物。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白華一詞常用于貶義,用來批評那些虛有其表、沒有實質內容的人或事物。例如,可以形容一個人只注重外表而缺乏內涵,或者形容一個項目只追求表面上的華麗而忽視了實際效果。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白華一詞最早出現在《史記·韓非子列傳》中。據說,戰國時期的韓非子曾經勸告齊國君主,不要只注重外表的華麗,而要注重實際的成就。他用了“白華”這個成語來形容那些只有華美外表卻沒有實質內容的人和事。從此,白華成為了一個常用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兩個漢字組成,沒有特殊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項目看起來很華麗,但實際上是白華,沒有任何實質性的成果。
2. 她雖然衣著華麗,但內心空虛,只是一副白華的外表。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白華形容為一朵美麗的白花,但在觸摸時卻發現它是假的,沒有任何香味或實質。這樣的形象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外表和實質相關的成語,如“錦上添花”、“掩耳盜鈴”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她的畫看起來很美,但是老師說只有外表而沒有實質,真是白華。
2. 初中生:他的演講很華麗,但是內容空洞,完全是白華。
3. 高中生:這個公司的宣傳很夸張,但產品質量卻很差,充滿了白華。
4. 大學生:他的研究雖然論文寫得很漂亮,但實際上只是白華,沒有實質性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