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閈
成語(Idiom):同閈
發音(Pronunciation):tóng há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同閈是指同一個門派、同一個學派或同一個團體中的人互相幫助、互相扶持、互相支持。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同閈源自《左傳·昭公二十三年》中的一則故事。春秋時期,魯國國君昭公出征,命令門下大夫同閈為其留守。同閈非常忠誠,無論昭公面臨何種困境,他都會全力支持。同閈的忠誠和支持使得昭公在外征戰時能夠安心,最終魯國得以保全。因此,同閈成為了互相幫助、互相扶持的象征。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同閈常用于形容同一個團體中的人互相合作、互相支持的情景。它可以用來形容團隊合作、團結一心的場景,也可以用來形容同學之間互相幫助、互相支持的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同閈的故事起源于春秋時期的魯國。這個故事強調了同一個團體中的人應該團結一心,互相幫助、互相支持,才能夠取得更好的成績。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同閈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四字成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團隊中的每個成員都要像同閈一樣,互相合作,共同完成任務。
2. 在困難面前,我們要像同閈一樣,互相支持,共同克服困難。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類比的方式來記憶同閈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大門,門上有很多人,這些人互相攙扶著,互相幫助著,象征著同一個團體中的人互相支持、互相幫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更多關于春秋時期的歷史,以及其他類似的成語,如同心協力、眾志成城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們班同學經常互相幫助,像同閈一樣,一起學習進步。
2. 初中生:班級里的同學們團結一心,像同閈一樣,共同參與社區服務活動。
3. 高中生:同學們在備戰高考的過程中互相支持,像同閈一樣,共同追求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