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脯
基本解釋
即肉干。《詩·大雅·鳧鹥》“爾殽伊脯” 唐 孔穎達 疏:“事尊不敢以褻美之味,直以所泲之酒及乾脯而已。”
成語(Idiom):干脯 (gàn pú)
發音(Pronunciation):gàn pú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干燥的食物,也比喻沒有生氣、沒有活力的樣子。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成語“干脯”是由“干”和“脯”兩個字組成的。其中,“干”表示沒有水分,指事物干燥、枯燥;“脯”表示肉干,指用肉類制成的干燥食品。合在一起,成語“干脯”比喻沒有生氣、沒有活力的樣子,形容某人或某事物缺乏生氣、無趣味。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人的狀態或事物的狀態,特別是指人缺乏活力、精神不振或事物枯燥無味的情況。可以用于描述某人的表情、氣質、動作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干脯”最早出現在《莊子·逍遙游》一文中,原文為:“夫乘輿者,雖乘輿,不以為車;舟楫者,雖舟楫,不以為舟;肉食者,雖肉食,不以為干脯。”這里的“干脯”是指干燥的肉食品,引申為沒有生氣、沒有活力的樣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整天呆在家里,一副干脯的樣子,一點也不活潑。
2. 這部電影太無聊了,看得我都快變成干脯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把“干脯”想象成一塊干燥的肉食品,沒有水分,沒有活力,就像一個沒有生氣的人一樣。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其他形容缺乏活力的成語,如“木訥”、“呆板”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幼兒園學生:小明生病了,他一直躺在床上,一動不動,像個干脯一樣。
2. 小學生:這個電視劇太無聊了,看得我都快變成干脯了。
3. 初中生:他整天沉迷于電腦游戲,變得越來越干脯,沒有精神。
4. 高中生:考試前的復習讓我感到疲憊,變得像個干脯一樣,沒有了活力。
5. 大學生:熬夜寫論文后,我感覺自己變成了干脯,沒有一點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