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散
成語(Idiom):披散
發音(Pronunciation):pī sà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散亂而不整齊的樣子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披散形容東西散亂不整齊,沒有條理。常用來形容頭發、衣裳等外表的樣子。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披散一般用于形容人的外表或物品的狀態,可以用來形容頭發凌亂、衣服襤褸、書籍散亂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昭公十年》中有一則故事,故事講述了吳國的太子夷皋因為愛好音樂而不顧政事,把國家的事務拋在腦后。他的父親吳昭公為了教訓他,就讓他去整理亂七八糟的東西,讓他看到自己的披散的外表。這個故事形成了“披散”這個成語的起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賓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頭發披散著,看起來很凌亂。
2. 她的衣服披散著,好像剛經歷了一場大風。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想象一個人的頭發披散著,或者一件衣服散亂不整齊的形象來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披散相近的成語,比如“蓬頭垢面”、“衣衫襤褸”等,來擴展對披散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她的書包里的書本披散著,看起來很亂。
2. 初中生:他的頭發披散著,好像剛從操場上跑回來。
3. 高中生:他的衣服披散著,好像剛經歷了一場大風。
【版權聲明】 本文為查字典網站原創文章,版權歸查字典所有。未經許可,禁止轉載、復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內容。違法必究